位于科羅拉多州的美國地區氣象實驗室的科學家說,在全美范圍內,可以利用現有的科技,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將近80%,而且可以在15年之內做到,但是全國上下必須重視氣候問題。
對于堪薩斯州的農人貝尼斯特來說,由于有了風力發電機,風就意味著錢。
他說: “大風一刮,錢就往我兜里進;刮大風的日子,我都愿意請誰吃飯?!?
在美國中西部,刮風的天特別多,從理論上來講,攢下來的風力,足可以為整個東海岸提供電力。但是目前的輸電系統還無法將類似的計劃付諸實施。
貝尼斯特說:“輸送風電不像高速公路那樣順暢,并網和下網都貴的出奇;無論是各級*還是私營公司,現在的競爭多于合作?!?
另外一個問題是,即便是在堪薩斯州,也不是天天刮風,這就要求得有化石燃料,以防萬一。
但是就像這個模擬所顯示的,美國國土遼闊,無論什么時候,總是有某個地方在刮風。氣象學家麥克多納德說,全國各地其實都可以依靠風電。
美國地區海洋與大氣管理局退休官員麥克多納德說:“氣象有很大潛力。要是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會發現,風力發電和太陽能都大有可為?!?
麥克多納德說,要是全國范圍內都有計劃地安裝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就可以滿足全國的電力需求,用不著化石燃油來以防萬一。
他說,如果建成全國高伏直流輸電系統,就可以即刻將電力輸送到任何地方。
他說:“這是電力*級高速公路,就像交通方面的*級高速公路一樣?!?
到2030年的時候,這樣的電力輸送系統可以將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80%,而且可以比繼續用化石燃料省錢。
戰略與*問題研究中心的能源分析人士拉迪斯羅說:“從技術的可行性來看,我雙手贊成?!?
不過,這位能源分析人士警告說,能源產業內有很多不愿意調轉方向的人。
她說:“從法規和市場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要有很多東西需要解決?!?
她還說,很多社區都反對架更多的高壓線。
不過,科羅拉多實驗室的另一位科學家說,或許有另外的途徑。
環境科學合作研究所的克萊克說:“一個5千兆瓦的電纜大約是這么粗,可以埋在地下?!?
克萊克說,在鐵路經過的地方將電力輸送線埋在地下比在地上架高壓線要耗資更多,但是比起繼續使用化石燃料來說,還是便宜多了,但條件是,電網要建設得非常廣泛、而且要暢通無阻。
他說:“要想少花錢,那就要把電網拉得越大越好。要是想多花錢,那就走小規模路線?!?
科羅拉多的這兩位科學家說,假如美國的決策者能夠有宏偉的目標,那么,不到15年的時間內,美國就可以變為一個絕大部分電力都來自再生能源的地區。